作者:Armen Alchian
来源:https://www.resistance.money/research/institutions/1992014.pdf
原文出版于 1977 年。
对商品的可得性、出售条件和属性的无知,会在希望实现更多贸易时引起减少无知的努力。许多工具的出现都是为了降低这种为减少无知而付出的代价:货币;专业的中介,包括精于评价商品属性的专家、管理存货的专家、评估的可靠性较高的专家;专门的市场;甚至失业也是这样的工具。本论文集中于解释何以这种无知导致了对货币的使用,以及为何货币需要专业人士、专家和声誉卓著的中介参与同步交换。我们将看到,对货币的使用不能归结为一种簿记(记录债务)功能。如果商品在当前和未来的所有有意义的属性都能被完美地、不费力地识别出来,那么任何商品都能担当这样的记录功能,不需要专门的市场。在使用 “货币” 一词使,我们的意思是一种用在所有(至少是绝大部分)交换中的商品。
设想一个社会,其中的每个人都持有不一样的商品,但对于各种商品的特征或者说属性,并没有不费力就可获得的完美知识。持有不同商品的两个人,对对方所提供的商品的真实属性所知越少,他们之间的交易就会受到越大的阻碍(更费力)。我们假设对不同商品的知晓程度存在人际差异 —— 不论是因为运气所致,还是因为当事人有意开发了这样的知识。这些商品在确定其真实品质(quality)和数量(quantity)的代价(或者说,说服其他人的代价)上也有区别。有人声誉良好,被认为能够提供对某些商品的可靠信息,有些人并不如此;在不同商品上,这样的声望人士也不尽相同。人们不仅在评估商品的能力上有区别,在搜索潜在供应者的能力上也有区别。这些区别可能来自幸运,也可能是在经济动机下发展起来的;这一点我们以后还会提到。在上述条件下,可以证明:
a. 在特定商品上,人们会在信息供给和搜索买家的技能上形成(分工)专业化。
b. 商品的专业供应商(或者买家)将会成为对 所卖出/所买入 商品的有声誉(低方差)的品质评估信息源。
c. 发展出了低成本的商品属性识别方法的人,将会成为买入、卖出、保管这种商品以及提供其信息的专家。
d. 专家和门外汉之间的交易,其交易费用(transactions cost)将比两个门外汉之间的交易更低。
e. 如果一些商品是能够充分识别且识别成本最低的、以至于每个人都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那么,拿它来交换任何其它商品的交易成本,会比拿更难以识别的商品来交换更低;这种低识别成本的商品就会变成货币。
先设想一个具有四种商品的世界:钻石、小麦、石油,以及一种叫做 “C” 的商品。所有四种商品都不能以极低的费用立即识别出所有的真实属性,而且一些商品的识别费用更高。社区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这些商品的门外汉。而有四个人是专家 —— 每个人对应一种商品(这会马上引出一个问题)。
在两个人完成钻石与石油的交换之前,两个人都要付出识别对方产品属性的代价,这些属性包括法定权益、品质,以及所有定义这些权利和品质的侧面,还有所提供的产品的数量。转让的净价值要减去这些费用,因此将比如果能够零成本了解这些商品的真实属性时更低。
表格 1 展示了在所有可能的商品和交易员配对中,扣减 “交易” 费用之后 剩余 的价值的比例。比如说,第一行表示,如果一个钻石新手想要跟另一个钻石新手交换一些钻石(先别问为什么!),那么只有 4% 的(完美知识)价值会保留下来。为什么呢?因为双方都只知道自己手上的钻石的品质。所以双方都需要评估对方手上的钻石的品质。假设评估的成本占到了要测试的钻石的价值的 80% —— 这是一种破坏性测试,为了发现一颗好钻石,要破坏 5 个钻石中的 4 个。那么,你可以认为,确定钻石品质的代价不是一场(真正的)破坏性测试,而是钻石的 80%。如果(在品质测试之前)双方决定一比一地交换 100 个钻石,那么 扣减 测试成本之后,一方会(在付出 100 个钻石之后)得到 20 个证明了品质的钻石;另一方,也是个新手,为了测试对方手上的钻石,也要付出相同的成本,最终也只会得到 20 个钻石。所以,第一方因为知道自己手上的钻石是好的,将只愿意付出 20 个钻石来交换对方的还没测试的 100 个钻石。第二方,收到 20 个还没测试过的钻石,在执行自己的测试之后,将只剩下 4 个测试过的、可证明品质的钻石。所以第二方会付出 100 个钻石,但只能拿回 4 个测试过的 —— 失去他用于交换的价值的 96% 。这样的交易可能根本不会发生。
表格 1
交换所得的净价值
单方 新手 专家
检测后 D O W C D O W C
价值 0.20 0.40 0.60 0.95 0.85 0.90 0.95 0.99
新手
D 0.20 0.04 0.08 0.12 0.19 0.85 0.18 0.19 0.20
O 0.40 0.08 0.16 0.24 0.38 0.34 0.90 0.38 0.40
W 0.60 0.12 0.24 0.36 0.57 0.51 0.54 0.95 0.59
C 0.95 0.19 0.38 0.57 0.90 0.81 0.86 0.90 0.99
专家
D 0.85 0.85 0.34 0.51 0.81 1.00 1.00 1.00 1.00
O 0.90 0.18 0.90 0.54 0.86 1.00 1.00 1.00 1.00
W 0.95 0.19 0.38 0.95 0.90 1.00 1.00 1.00 1.00
C 0.99 0.20 0.40 0.59 0.99 1.00 1.00 1.00 1.00
如果一对新手要对一笔钻石与石油的交易达成一致,他们评估这两种产品的品质的代价,将高达商品价值的 92(如表格 1 所示)。只会留下 8% 的价值。除非至少一方对其中一种商品有极高的个人边际评价,否则不会有交易发生。绝大部分的交易潜在净收益都会消失在交易费用里。
如果一个钻石新手希望拿钻石交换一个小麦新手的小麦,那么只能保留所交易的两种商品的价值的 12% 。
根据 C 的定义,一个新手拿钻石跟 C 的新手交换 C ,所损失的价值将比他拿钻石跟其它东西交换更小,从表格 1 的第一行左半行就能看出来。第一行表示一个钻石新手在跟不同人交换不同物品时的境况。右半行表示我们的钻石新手跟钻石、石油、小麦和 C 的专家交换时得到的结果。“专家” 定义为拥有更低成本识别一种商品属性能力的人(暂时按下为什么一些人会比另一些人更加专业的问题)。
新手跟一个专家交易,其交易费用会比他跟其他新手交易更低,只要从专家手上买东西的新手会听从这个专家的承诺。如果一个专家建立了诚信和评估可靠性的声誉,那么他的承诺就有价值。然后,这个专家就会卖出他的知识,以低于买家自己埋头摸索的成本的价格。专家不一定是他所专精的商品的买家。他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评估师,但出于后面将要讨论的理由,专家往往是其专精商品的交易商 —— 而且交易商也往往是其经手商品的专家。
第一行的右半行表明,一个钻石新手在跟一个珠宝商(钻石专家)交易他的钻石的时候 —— 还是不管为什么他们要进行这样的交易 —— 将遭遇更少的价值损失(相比他跟其他商品的专家交易)。以钻石换钻石的交易将获得更好的交易条款,因为这个专家既是自己卖出的东西的专家,又是自己买入的东西的专家(在这里是同一种商品);相反,如果钻石新手要跟石油专家买石油,那他们的交易将只能省下石油的判质费用,但不能节省钻石的判质费用。因此,同一种商品的新手和专家之间的交易的交易费用,将比不同种商品的新手和专家之间的交易更低。
这个矩阵填充了多余的成分,就是表格的下半部分,表示钻石、小麦、使用和 C 的专家作为卖家,跟新手交易的情形(就是这些行的左半部分)。各种商品专家之间的交易,表示在表格的右下角。我们假设精通同种商品的专家是可以完美交流的,而且专家们都 100% 诚实。这个假设可能太强了,但我们就这么假设。
当两个新手以钻石交换 C 时,他们损失的价值将比以钻石交换小麦更小。下结论说人们应该先拿钻石换得 C、再拿 C 来交换小麦,虽然听起来让人激动,但却是错误的。
要检验这一点,你不妨在表格中找找看,哪一个 新手 能在跟另一种商品的新手交换时,靠先转换成一种中间商品来获得好处。在表格的左上角区域是做不到的,因为中间商品的识别成本是一项增加的成本,而两种 “基础” 商品的识别商品并没有削减。
若要使用专家,则需要一笔额外的交易,付出另一种商品的识别成本 —— 提供给该专家的商品、他不是专家的那种商品。一个专家只是一种商品的专家,不是所有可能 配对 的商品的专家。因此,判质成本问题依然存在。现在,如果有一些商品,其判质成本既是 (a) 低的 ;又是 (b) 对 每个人 都低的;那么,它就允许人们从专业的中间人专家那里便宜地购买判定产品品质的信息。如果中间人专家识别提供给他的商品(货币)的成本,小于得以使用其关于基础商品的专业知识所带来的成本节约,那么总的识别成本就可以削减。
识别中间商品的成本小于因为使用专家而带来的成本节约 —— 专家能以低成本提供关于基础商品的信息 —— 这两件事:(1)关于这种中间商品,每个人的识别成本都低;以及 (2)能够以相对新手更便宜的成本提供品质评估和信息的专家,可以为新手提供信息;解释了将一种低判质成本的商品 —— 货币 —— 作为普遍的交换中间媒介的做法。它允许人们从更便宜的信息来源购买信息,这样得到的成本节约将超过因为使用一种中间商品(简介交换) 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实际上,交易双方普遍存在信息的 “双重巧合(double coincodence)”(而不是欲望的双重巧合)才会让双方避免使用货币。
表格 1 也能说明上述命题。比如说,设想一个想要一些小麦的钻石新手拥有哪些交易路线。
- 钻石换成小麦,新手对新手($D_n \rightarrow W_n$)。一个钻石新手用钻石跟一个小麦新手交换小麦。根据信息成本矩阵,这个钻石新手从交易中得到的净价值是 0.12 。
- 钻石先换成石油,再换成小麦,全都是新手($D_n \rightarrow O_n \rightarrow W_n$),交易产生的净价值是 0.0196(
= 1 * 0.08 * 0.24
)。这比 0.12 还要少,因为付出了识别石油品质的额外成本。 - 钻石先换成 C(现金),再换成小麦,全部是新手($D_n \rightarrow C_n \rightarrow W_n$),最终的净价值是 0.108(
= 1 * 0.19 * 0.57
)。现金的判质费用低于石油。虽然比使用别的商品作为中介要好,它还是不像直接的物物交换(路线 1)那么便宜。 - 钻石新手跟小麦专家交换($D_n \rightarrow W_e$)。净价值是 0.19 。本路线跟上述路线的反差证明了使用小麦专家能够带来好处。这其中的差异是由节约钻石新手判定小麦品质的成本带来的,因为小麦专家可以凭更低的成本为他提供 “小麦评估”。小麦专家的承诺、有声望的可靠性,是收入的一个来源。一个不诚实的专家会因为砸了自己的招牌而失去一项收入。所以一个老字号的小麦商家会变成小麦的专家,而且有激励对其小麦的品质作出诚实的声明(相比于突然进入市场的新手)。
- 在路线 4 中加入中间商品 C ,将让结果恶化,因为整个过程加入了识别一种中间商品费用,但又没有节约跟其他商品有关的费用。比如说,钻石新手先跟一个 C 新手 —— 甚至是 C 专家 —— 交易,跟与钻石专家交易相比并没有任何好处。新手钻石的一些买家依然不得不评估这些钻石的价值。除了钻石专家以外,任何人的评估都不会节约费用。引入 C 作为另一种商品,只会添加另一种判质费用。钻石新手以钻石换成 C、再找小麦专家换成小麦的路径的净价值是 0.1715 ,而直接的物物交换(路线 4)(没有中间商品)的净价值是 0.19 。
- 如果一个 钻石 专家的低成本服务可以用在交易过程中,那收益将上升。能够通过一种中间商品来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办法是使用 两个 专家 —— 小麦专家和钻石专家。钻石新手先把东西卖给一个钻石专家(该专家判定钻石品质的成本比其他买家都低),然后我们的钻石新手拿着 C 再跟一个小麦专家购买小麦,将专家们的声誉和知识作为新手自己对钻石和小麦的评估费用的更便宜替代品。使用 C 的额外代价,被钻石专家的更低评估费用抵消掉了。
根据表格,我们可以计算出,路线 6 —— 使用中间商品和两位中介,钻石新手先寻找一个钻石专家,然后寻找一个小麦专家,使用商品 C 作为两位专家之间的中间 —— 的净价值。这个净价值是 0.767(= 0.85 * 0.9025
),这个数值代表了 (a) 钻石专家所支付的 C 的价值;以及 (b) (原来的钻石新手现在持有的是 C)C 新手跟小麦专家交易所得的价值【1】。净价值上升到 0.767 ,是因为从钻石专家和小麦专家那里以更低费用获得了品质评估,而没有给他们施加更高的识别商品的费用,只用到了 C,而这是一种几乎人人都是专家的商品。
注 1:钻石专家如何获得 C 来给提供钻石的新手支付呢?从 C 专家那里。钻石专家将持有一些 C 存货,因为这将能节约信息费用,在钻石新手想跟小麦专家买小麦的时候。在一个新手能在多个专家之间使用的中间商品中,最好的就是 C ,它是一种普遍易于判质的商品。使用表格中的数据,尝试以其它商品作为中介,只会出现更差的结果。
上面的信息费用的表格的哪些属性是关键?首先,如表格右上区域和左下区域的更大数字所暗示的,专家的消息费用更低。其次,从新手角度看,商品 C 的行和列中的数值的分布更为均匀(相比其他商品的行和列),商品 C 在专家那里的相应行列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商品 C 对新手和专家的 行 (对其他商品)的压倒性优势,似乎是极为关键的。因为每个人都能识别商品 C 的属性,它可以用作一种低成本的工具,用来从专家那里购买关于其它商品的信息,而不会给专家施加识别商品 C 的高昂成本。
关于使用通用交换媒介的理由的另一种观点是,假设它可以避免需求双重巧合作为交易发生的必要条件。但使用任何商品作为一种中介,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商品可以完美识别(识别费用为零),那么对商品的权利可以转让,任何商品都可以作为债务的度量。人们会补充说,可以合理假设,一些商品的价值波动会更小,从而人们会偏爱这些商品单位的交换价值。但是,这混淆了价值存储和交换媒介。这两者不需要是同一种商品。
另一个被假设的理由是,在人群中搜索一种商品的潜在需求的成本。如果每个人都使用一种商品,那么它更有可能是一种交换媒介。但还是那句话,人们也每天都吃面包、喝牛奶。使用的普通性当然有意义,但它不是一个充分条件,也不是一个必要条件。这里的通用性是人么使用一种商品作为交换媒介的结果,而不是这种商品成为交换媒介的原因。举个例子,在战后德国的价格管制时期,巧克力糖和尼龙变成了准货币,因为缺乏其它 “货币”。这些商品,是大多数人都能轻易判断品质的 —— 并不一定每个人都消费它。
判定一种商品的品质的费用就是最终原因。如果一些商品的判质费用较低,而且对社会中大大小小的成员都普遍较低,那么这些商品就会成为一种交易媒介;通过使用这种媒介,信息费用可以降低,交易也会变得更加经济。但它能起作用,全是因为多种商品和专家可以串成一个链条,专家们能够便宜地知道商品的品质、他们的评估可靠性是远近闻名的,而且,因为他们的知识和评估买家的低成本,他们成为了一些商品的专业中介,既作为存货管理人,又作为主动的买卖人。对货币起源和使用的其它解释,在专家的存在、他们的可靠性和活动范围上,要么不置一词,要么言之无物。
本分析解释了货币的使用、哪种商品会成为货币、为什么它并不必然也是价值存储、两种乃至更多商品的专家在货币交换序列中的存在、专家的声誉是其资本化价值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以及 专家-商家 同一的理由。
本模型跟将失业作为需求变动期间一种搜索和挑选最佳工作机会的过程的解释也是一致的。品质更难以评估的商品和服务,在需求变动期间会遭遇更大的价格损失或变化。这种更高的成本常常是专用型商品的特征。评估这些专用型商品的属性的更高费用,就像是一种对交易征收的税。因此,在需求变动期间(下一个已知最好机会会有更大的变化,或者说有更高的方差),从更昂贵的搜索中得到的更大收益(或对损失的更大规避)会导致更大范围、更长时间的搜索。这不仅是在搜索最好的机会,也是在搜索潜在的需求者,以评估产出质量。通晓 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项被租用的设备 的成本,也将推高交易费用,并以潜在买方或雇主的形式奖励更长时间、更大范围的搜索活动。具有其他人更难评估的品质的商品和服务,将在仓库中等待更长时间,而且会面临更高的交易费用 —— 更大的 叫价-要价 价差、批发-零售 价差,乃至 “失业” 长度,都是证据。因为用作货币的商品在这些方面有更低的费用,我们断定货币将拥有最低的 “失业” 率。
并不是因为欲望的双重巧合非常罕见,也不是因为搜索多种商品的潜在买方和买方的成本高昂,更不是为了簿记,而是了解交易可得的商品的品质的成本,导致了在交换经济中使用货币 —— 一些商品在更大比例的人群中具体低判质费用,而其它商品不具有。结果是,被使用的不仅有货币,还有知识丰富的专家,他们具有声誉、并且买卖自己专精的商品。
因为大部分关于竞争、交易和均衡的正式经济学模型都忽略了无知、不存在零成本的完全和完美信息(full and perfect information),我们的经济系统中的许多工具,明明在创造知识上具有更低的成本,却被错误地当成了寄生虫。本文解释了货币的使用、专精一种商品的专家会成为使用商标或者说品牌名的中介、声誉和善良、以及对个人能力的广告(甚至失业);这种解释通常没有得到理解。所有一切都可以从导致使用交换媒介的同一种信息费用因素中推导出来。
(完)
Armen Alchian2025-08-01
https://www.btcstudy.org/2025/08/01/why-money-by-arman-a-alch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