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真正决定比特币价格的人?

一、价格的决定权,掌握在囤币党手中

在比特币市场中,真正拥有定价权的,不是那些来回交易的投机者,而是坚定持有、长期不动的囤币党(HODLers)。这些人不是靠价格走势进出市场,而是靠自己的信念构建价格底线。

无论市场多么震荡、舆论多么沸腾,只要有一部分人不卖出手中的比特币,价格就不会跌穿他们所认可的区间。而当越来越多人选择加入囤币行列,将币锁入冷钱包、不参与流通,那种非交易的“沉默行动”反而成了最强烈的市场信号。

从这个角度来看,比特币价格的长期轨迹,本质上是由囤币党集体塑造的。

二、短期供需是表象,储蓄行为才是价值根基

比特币每日的新增供给通过挖矿固定释放,而矿工常常面临出售的现实需求。如果没有新增的买盘接住,价格自然承压。但这是短期资金博弈的逻辑。

更长远来看,决定价格的不只是流量,而是“流动性的缺口”。而这种缺口,恰恰是因为有人把币持住了,不流动。

就像黄金长期被储藏在人们的保险柜中、中央银行的金库里,比特币的价格也在逐步脱离“交易量”的约束,转向“持币沉淀量”的函数。这是一个“价值等于时间”模型:币被持有得越久、流通得越慢,它的价格就越有支撑力。

三、保值的信用来自愿意滞留币的持有者

货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能在交易与交易之间,承载某种价值的“拖延”——这正是储蓄的本质。比特币的真正使命也在于此:它不需要时刻流转、频繁支付,只需要被人们信任,并长期握在手中,就能成为极具价值密度的金融工具。

反之,即便比特币在各类场景中被广泛接受,但商家立即换成法币,也会造成短期的卖压。由此我们看出:应用不是币值的锚,滞留才是。

四、滞留时限决定价格高度

货币市场的价值由其“流动性存留时间”决定。如果比特币每天都有等额买入与卖出,那其市值究竟是多少?关键并不在每日买卖金额,而在“其中有多少币是长期不动的”。

囤币党让币流动地更慢,但这并不会损害比特币的可支付性,反而说明它具备更强的“价值承载力”。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但总需求不变时,价格只能升高以弥合供需之间的缺口

五、币价的未来,在于每个人愿意“囤住多少”价值

我们无法简单地用黄金市值、某国M2、甚至科技股市值去类比比特币的潜力,因为比特币是对现有金融秩序的颠覆者。但我们可以换个思路:

如果未来有一亿个用户坚信比特币的保值功能,且每人愿意囤住十万美元价值的币,那么这就意味着比特币至少有10万亿美元的市值支撑

囤币行为的规模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市场供给越紧,币价上行的驱动力就越强——这不是炒作的幻想,而是“信任—滞留—价值”循环中的铁律。

结语:那些选择不动的持有者,才是真正定价者

比特币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每天交易了多少、被应用到哪里,而在于有多少人选择继续持有、不动如山。这种沉默的力量,是比特币得以突破零和游戏本质的基础。

价格波动只是表象,滞留时间才是价值的度量单位。真正掌握比特币价值的人,是那些愿意用时间下注,用信任托底的囤币者。

后记:这篇文章融合了999的囤币论和胡翌霖的《比特币的价值取决于持有》。​​​​

发布于 2025-06-29 09:30・湖南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2587678634906354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