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思维》—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本文字数4483,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后台回复【模型思维】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模型思维》。

本书作者是斯科特·佩奇。“模型思维课”的主讲人。这堂课的学生已经超过120万。这本书,就是这门课的精华浓缩。《模型思维》讲解了24种模型,从线性回归到随机漫步,从博弈论到合作,涵盖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这些有趣的模型可以把任何人变成天才。

本书提倡多模型思维方法,应用模型集合理解复杂现象。本书的核心思想是:多模型思维能够通过一系列不同的逻辑框架“生成”智慧。

01、什么是模型

模型就是经验的抽象集合。平时听到的谚语、公式、定理,本质上都是一种模型。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可以说是,人类在认知复杂世界的一种快捷方式。

芒格说:“要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你必须拥有多个模型。”这是一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数据充斥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但仅拥有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让数据说话。模型就是让数据说话的秘诀,模型将帮助我们所有人从掌握信息提升到拥有智慧。

统计学大师乔治·博克斯说过,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它们只在特定的尺度上成立。假如只用一个模型观察世界,就会让真理成为公式的牺牲品。所以,要想理解真实世界,我们需要的不是模型,而是多模型。

比如,牛顿的力学定律,在宏观物理中管用,但到了量子这个层面,就不管用了。再比如我们一开始的例子,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也有句话叫,厨子多了煮坏汤。这就有了一种矛盾的地方,到底人是多好还是少好呢?这也可以看出,它们适用的场景不一样。

多模型思维到底是什么呢?它首先是一种意识,其次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抛弃习惯经验,切换思考逻辑的能力。我们必须学会使用多模型思维。

多模型思考四个层次:

1、数据

也就是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事实。比如,发生火灾了,我们知道哪里发生了火灾,这就是数据。

2、信息

也就是对数据做归类统计,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比如我们知道一年总共发生多少场火灾,造成了多大的损失,这就是信息。

3、知识

也就是我们面对信息时的处理方式。比如面对大火,我们知道应该用什么技术来扑救,知道怎么组织人员。这些特定情况下的知识,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模型。当我们掌握一种模型,就可以说,我们是一个有知识的人。

4、智慧

指的是,我们面对不同的情况,在多个模型之间,做出选择切换的能力。比如面对大火,我们知道某个山区潮湿,要灭火。同时,还能意识到,哪个山区干燥,前提变了,方案也要变。我们要从传统的火灾模型,切换到大火模型。能凌驾于存量经验之上,切换模型,这个层次,就叫作智慧。也就是多模型思维。

全部模型具备的三个特点:

1、简化的

它们都是简化的,去掉了某些细节。比如传统的灭火模型,是不考虑树木是否干枯这个细节的。

2、逻辑化

比如物理规则,大都可以表现为某个数学公式。当然,逻辑化,也伴随着代价。这导致模型的第三个特点,所有的模型,都是不全面的。

3、错误的

任何单一模型,都没法解释复杂世界。只有建立更多的模型,才能看清世界的真实面貌。也就是说,模型其实是真实世界在某一个场景下的运行规则。场景变了,规则也要跟着变。

02、模型思维

理解了什么是模型以后,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几个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模型。作者在一开始就为我们讲了一组分布模型,正态分布模型和冥律分布模型。

1、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也叫常态分布。正态分布的形状是我们熟悉的钟形曲线形状。大多数物种的高度和重量都满足正态分布,它们围绕着均值对称分布,而且不会包含特别大或特别小的事件。

一个追求平均,一切资源均等的世界。简单来说就是在所有的系统中,那个最接近常态的平均值占比最大。

比如人的身高,大多数人,都是不高不矮,比较接近平均身高。再比如员工绩效。大部分员工的业绩都是一般的,做得特别好的很少,特别差也不多见。

2、冥律分布

平均值的比例优势消失了。它是呈现于尖刀似的图形,也就是长尾理论中的“尖头长尾”。在商业或者自然现象中,因为马太效应、网络效应,导致强者越强,赢家通吃。在所有的系统中,少数人,占据了大多数资源。

比如财富,少部分人,拥有着社会的大部分财富。再比如大学,越优秀的大学,越能吸引好学生,越好的学生越能促进大学更优秀。因为网络效应,好的大学会越来越好,差的大学会越来越差。

在这里当我们搞清楚,这两个分布模型之后,就会帮我们合理的规划资源,管理风险。

比如,我们要设计公共汽车上的扶手高度。考虑到人的身高是正态分布,特别高的和特别矮的都是少数,它的高度就应该是,一个不高不矮的人,伸手恰好能够到的高度。
假如,我们要维护一整片森林。我们就要意识到,森林火灾这件事,是幂律分布。也就是,火灾的发生率虽然很低,但是,它造成的损失非常大。这时,就要重视防火抢险工作,为此储备大量的资源。

那当我们在一个陌生的系统中,如何识别是正态分布还是冥律分布呢?作者指出,那就要看系统之中会不会相互影响。假如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比如身高,两个之间的身高互不影响,那么,这就是属于是正态分布了。

假如系统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彼此影响,那么这个系统就是冥律分布。比如,GDP(国内生产总值),一般而言,一个城市的GDP越高,经济也就越发达,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才,GDP也会相应更高。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对于一个事件属于正态分布还是冥律分布判断错误,那么,就会导致失控。

比如,波士顿的中央隧道工程,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公路项目,从1991年盖到2006年,一共花了140亿美元,是当初预算的三倍。
隧道工程遵循着正态分布,也就是,各个环节之间相互独立,不会彼此影响。像挖掘地沟、设计墙壁、建造顶盖,互不影响。所以,在初期规划时,每个步骤的成本都是固定的,并没有留出太多的余地。

但在施工的时候,就发生了问题。比如,制作顶盖的时候,出了问题,就得拆除原有的顶盖。这就要破坏墙壁,回头墙壁也得跟着重做。墙壁里的线管,也得重新铺。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一个小问题,演变成了一组相互制约的大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要避免意外发生,假日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幂律分布的系统,就会在前期加大沟通成本,并且为风险控制,留出更多的余地。

3、网络模型

也就是,用网络化的方式,来看待人群。不要把人群看成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看成一张网。它的价值是,可以帮你快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假设,在一个城市里,突然爆发了病毒,蔓延速度很快。针对这个病毒,有一种特效疫苗。但疫苗的数量很有限,只能给少部分人注射。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从网络模型的角度看,其实还有一个更科学的办法。假如把人群看成一张网,把每个人看成一个节点,人和人之间的联系,看成是节点之间的连接线。

有节点跟周围的连接特别充分,这些人特别容易跟别人发生接触。可能是因为他人缘好,也可能是因为他的工作需要跟人打交道。假如这些人感染,他们马上就会传染给其他的人。

所以,按照网络模型,应该先把疫苗给这些人。这样能更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

再比如,我们要向市场推广一个新产品,也可以把拥有最多连接的节点,当成种子用户,先发给他们试用,然后让他们帮你推广。

不管你想扩散观点还是控制问题,通过网络模型,我们都可以快速找到,一个问题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往往就是拥有最多连接数的节点。

4、零和博弈

在这种博弈中,每个博弈参与者选择一个行动,并根据博弈参与者自己的行动和另一个博弈参与者的行动获得一定收益。此外,博弈参与者双方的收益总和为零。

比如,剪刀石头布,一方赢,必然建立在另一方输的基础上。再比如,赌博,一方赢一元,必然另一方就会输一元。还有一种,双方打高尔夫,各出1000元赌输赢,这也是零和博弈,因为一方赢1000元,必然建立在对方输1000元的基础上。

零和博弈只存在封闭系统内部,要怎么避免零和博弈呢?

a、随机化策略

比如,在点球大战中,一名前锋希望在瞄准球门左侧与球门右侧之间进行随机选择;在网球比赛中,发球方要随机将球发到内角或外角;在足球比赛中,进攻方希望在跑动与传球之间随机选择。而且,在所有这些比赛中,另一方也会随机化他们的反应。

b、确定存量分配规则,不容博弈

比如,交通资源是有限存量,如果汽车在马路上随便开,肯定会产生拥堵,那就需要制定存量交通资源的分配规则,“所有车辆必须靠右行”,杜绝零和博弈,甚至是负和博弈。

c、打开封闭系统

也就是说寻求增量,让别人参与进来。

比如,高尔夫比赛,两个人比赛,拿1000元对赌,这种情况肯定是零和博弈,但是如果加入赞助者呢?由赞助者出,那么双方收益加起来都是1000元,大于零。也就是说,赢得钱不是对方碗里拿的,而是从锅里拿的。

5、夏普利模型

夏普利值指所得与自己的贡献相等,是一种分配方式。由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教授罗伊德·夏普利提出。这个模型能够帮我们判断,一个人在团队中的价值。

作者书中有这么一个假设,有一个公司,做的是西班牙和法国之间的跨国贸易。它必须得同时跟法国人和西班牙人交流,这个公司才能创造价值。假如只会一种语言是不行的。

如果公司有三个人,第一个人只会西班牙语。他的工资是1000块。第二个人只会法语,他的工资,也是1000块。而第三个人,同时精通西班牙语和法语。那么他的工资我们可能觉得是另外两个加起来的2000元。

但作者指出他的价值是4000元。它计算的是,一个人在所有可能加入团队的次序下,对团队做出的边际贡献的平均值。

也就是说,它的计算方式是,当这个团队一个人都没有,你是第一个加入时,你能贡献多少价值。当已经有一个人,你第二个加入,能贡献多少价值。

后面同理,计算出你是第三个,第四个加入,每种情况下,能贡献多少价值。最后再算出所有次序下,价值的平均值。这就是我们在团队中的夏普利价值。

不管我们是只会西班牙语,还是只会法语,都必须得在,另一个人已经入职的情况下再入职,才能创造价值,只会一种语言,公司的业务根本做不了。

换句话说,对这两个人来说,都只有一种情况,能创造价值。那就是,另一个人第一个入职,他第二个入职。

但是,假如一个人同时会两种语言,那么,他至少能在四种情况下创造价值。首先是第一个入职,其次是在只会法语的人入职之后,再其次是在只会西班牙语的人入职之后,最后是在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任何人入职之后。

他能在四种情况下创造价值,所以,他的待遇,应该是只能在一种情况下创造价值的人的四倍。所以,1000乘以4,他的工资应该是4000。

这个方法忽略资历,只看能力。他计算的不是一个人的孤立价值,而是他在这个团队里,有多大的不可替代性。

最后的话:

这本书中介绍了24种模型,我把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总结了出来,在24种模型中又分别有很多小的模型。

比如博弈论模型里面:零和博弈、序贯博弈、连续行动博弈等等。全书的模型大大小小加起来差不多有100多种,当然,我们不需要学习全部,但是最基本的和最常用我们应该知道。

借用作者的话说,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智慧的人。那么,我们就需要有多模型思维,这会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大有益处。


发布于 2020-02-16 20:25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7287604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

您不能复制本页内容(。・_・。)ノI’m sorry~